集团新闻

国家在“强制性国家标准”中肯定机制砂的应用,成为该省缓解砂石

发布日期:2021-10-28 16:06 浏览次数:文章来源:郑州鼎盛 作者:朱迪

导读:近日,水利部部长李国英表示,珠江流域当前正在面临严峻旱情,与此同时,西江流域的限航也在进一步升级,极大程度上影响了两广地区砂石的砂石运输。

  近日,水利部部长李国英表示,珠江流域当前正在面临严峻旱情,与此同时,西江流域的限航也在进一步升级,极大程度上影响了两广地区砂石的砂石运输。此外住建部发布《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》,机制砂首次进入强制性国家标准,这也意味着,在天然砂石紧缺的市场现状下,机制砂依旧是发展趋势所在!

  北涝南旱,气候异常

  进入10月以来,往年都在抗旱的山西,却遇上了罕见的秋汛,而你不知道的是,在山西水灾的同时,珠江流域正在干旱。

  水利部部长李国英日前表示,珠江流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将面临严峻旱情,保障城乡供水责任重大、任务艰巨,要始终把保障群众饮水安全放在首位,确保供水安全。

  李国英10月16日主持专题会商会议时指出,今年以来,珠江流域的西江、北江、东江、韩江降雨和来水均较常年同期显著偏少,骨干水库蓄水明显偏少,且预测今冬明春来水仍呈进一步偏少态势。对此,要未雨绸缪,提早研究并落实应对预案,牢牢守住保障供水安全的底线。

  李国英强调,要坚持流域区域统筹、开源节流并重、短期长期兼顾,做到“预”字当先、“实”字托底,确保供水安全。他同时要求,立即启动并滚动实施“四预”机制,做好预报、预警、预演、预案工作。

  西江限航升级

  据长洲水电公司生产技术部发布的公告显示,由于上游入库流量减少,长洲一线二线船已不满足当前运行要求,从2021年10月08日17时00分开始暂时不安排过船。

  全文如下:

  因电网负荷变化导致上游入库流量减少(入库流量1450m³/s,上游水位19.64米)以及下游河道疏浚河床下切,导致下游水位偏低(下游水位3.45米);根据《长洲一线二线船运行设计工作报告(45002S-001-012)》及《长洲水利枢组四线船闸联合调度规则》规定,长洲一线二线船上下游水位差不能大于闸门设计运行水头(设计值为16.05米),目前已超过设计值,一线二线船已不满足当前运行要求,从2021年10月08日17时00分开始暂时不安排过船。当水位满足后将及时恢复通航。

  据了解,自9月以来,广西壮族自治区港航发展中心已先后至少9次发布限流、限载的通知,此次限航通知的发布,也意味着珠江流域的限航再次升级!

  广东砂石市场影响几何

  长期以来,砂石的运输问题一直是困扰砂石行业向前发展的阻力。而水路运输由于成本最低,且最为环保节能,一直是大湾区砂石运输最主要手段。而西江流域由于水量丰富,冬季不结冰,支流众多而且分布面广,对发展航运特别有利,素有“黄金水道”之称。

  西江黄金水道以“一干线三通道”为主骨架,干支畅通、江海直达,设施较完善的内河航道网,形成了布局合理、层次分明、功能明确的内河港口体系。

  随着广西加快构建“南向、北联、东融、西合”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步伐,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快速推进,西江内河河通航能力也在逐步提升,广西砂石资源通过水运陆续向粤港澳大湾区输送,大型船舶不断通过西江黄金水道往返珠三角。

  当前珠江流域的旱情形势严峻,正处于枯水期,西江航运受限,河流的水位比较低,船舶的通行能力差,只能通过吃水少、吨位小的船舶,给砂石的运输造成了很大的困难。再加之又受限电、限产影响,外来砂石输入量减少,广东又将迎来“银十”的施工旺季,本地市场砂石需求将提升,在这几方面的因素的作用下,砂石价格将有可能再次呈现暴涨的趋势。

  广东河砂5年仅可采920.4万方

  天然河湖砂长期以来普遍作为建设施工的优秀原材料,近年来,伴随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,天然砂开发利用被严格限制。在工程建设砂石供应高度紧张的粤港澳大湾区,河砂资源的开发利用也是人们关注的重点。

  为加强河湖水域保护,强化河道采砂活动监管,指导新一轮河道采砂依法、科学、有序地开展。前段时间广东省水利发布了《广东省主要河道采砂规划总报告(2021-2025年)意见稿》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。其中提到广东省河砂开采规划拟定5年可采仅为920.4万方,远远不能满足建设用砂需求。

  天然河砂市场供不应求,较为成熟的解决方案依旧在于机制砂生产与使用,目前,广州市正积极推进机制砂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,相信在不久的将来,机制砂将会成为广东省缓解建设用砂供应紧缺问题的重要突破口。

  机制砂进入强制性国家标准

  日前,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公告,批准《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》为国家标准,编号为GB 55008-2021,自2022年4月1日起实施。公告称,该规范为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,全部条文必须严格执行,同时废止了若干条现行工程建设标准相关强制性条文。现行工程建设标准中有关规定与该规范不一致的,以该规范的规定为准。

  《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》结构混凝土用砂进行的规范:

  1、砂的坚固性指标不应大于10%;对于有抗渗、抗冻、抗腐蚀、耐磨或其他特殊要求的混凝土,砂的含泥量和泥块含量分别不应大于3.0%和1.0%,坚固性指标不应大于8%;高强混凝土用砂的含泥量和泥块含量分别不应大于2.0%和0.5%;机制砂应按石粉的亚甲蓝值指标和石粉的流动比指标控制石粉含量。

  2、混凝土结构用海砂必须经过净化处理。

  3、钢筋混凝土用砂的氯离子含量不应大于0.03%,预应力混凝土用砂的氯离子含量不应大于0.01%。

  《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》结构混凝土用粗骨料进行的规范:

  结构混凝土用粗骨料的坚固性指标不应大于 12%;对于有抗渗、抗冻、抗腐蚀、耐磨或其他特殊要求的混凝土,粗骨料中含泥量和泥块含量分别不应大于1.0%和0.5%,坚固性指标不应大于8%;高强混凝土用粗骨料的含泥量和泥块含量分别不应大于0.5%和0.2%。

  总而言之,此次发布的《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》对砂子的坚固性、含泥量和泥块含量、氯离子等硬性指标做出了强制性执行标准,特别值得注意的是,该标准还提出了机制砂的应用技术要求,这表明,国家已经从最高等级的“强制性国家标准”中肯定了机制砂的应用,这对砂石行业发展和机制砂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!

  《广州市机制砂生产技术指引》发布

  中央和地方政府开始积极倡导机制砂的生产和使用,广州市也积极响应,在《关于在我市建设工程项目中推广应用机制砂的实施意见》中提出:到2022年全市机制砂产业布局基本形成,市场逐步过渡到依靠机制砂满足建设需求为主的目标,构建较为完备的机制砂质量保障体系及行业应用标准体系。

  近日发布的《广州市机制砂生产技术指引(试行)》更是作为质量标准体系的一部分,对机制砂的以下内容进行了规范:

  1.料源选择与要求

  应选择质地坚硬、洁净的料源,应避免选用覆盖土层较厚、夹层含泥较多、母岩强度低以及岩石分层成片状等质量差的料源。

  宜选择石灰岩、白云岩、花岗岩、凝灰岩、安山岩、石英岩、辉绿岩、砂岩和玄武岩等作为机制砂生产料源,也可选择河道里的卵石、矿山开采的碎石、尾矿作为料源,不宜使用页岩、板岩等料源,不得使用泥岩作为料源。

  宜优选岩性单一的原生矿山岩石、单一岩性的卵石、碎石或尾矿作为料源。

  料源的母岩抗压强度或压碎指标、饱和面干吸水率、碱活性、放射性核素等指标特性符合规定。

  2.生产工艺流程的规定

  机制砂可采用与碎石同步的砂石联产工艺,也可使用专门场地利用碎石进行单独生产的制砂工艺;采用单独单独制砂工艺时,不宜采用单粒级配碎石生产机制砂,宜采用碎石、石屑符合投料或级配碎石投料工艺。

  不同岩性、不同料源的材料禁止混杂堆放、加工和运输。

  湿法制砂工艺应严格控制絮凝剂用量,避免对混凝土工作性能的不良影响。

  3.生产设备选型

  机制砂生产系统由给料设备、破碎设备、制砂设备、整形设备、筛分设备、除尘设备、输送设备、污水处理设备等组成。

  设备配置应满足给料、破碎、制砂、整形、筛分、除尘、输送、污水处理等制砂工艺流程要求,能实现清除原料所含泥土等杂质,易将岩石破碎成类球形颗粒,并使石粉含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的生产目标要求。

  4.污染物治理

  包含污水、粉尘、固体废弃物、噪音等污染处理之规定。

  5.检验与验收

  机制砂的检验分为型式检验、出厂检验和进场(厂)检验,产品通过型式检验合格后,才能批量生产。

  结语

  随着天然河砂资源的日渐匮乏,机制砂逐渐在市场上盛行。但从现阶段发展情况来看,部分行业同仁对于砂石品质并不重视,导致市场上砂石质量参差不齐,高品质砂石匮乏。此外,沿海地区海砂使用情况普遍,但流入市场的海砂质量却难以保障,往往存在氯离子超标的情况。这不但会造成建筑安全隐患,而且不利于机制砂的推广与应用。

  《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》作为由中国建研院主编的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,从坚固性、含泥量和泥块含量、氯离子含量、亚甲蓝值等指标入手,对机制砂、海砂、粗骨料等均做出了相应的技术要求,提出的全部条文必须严格执行。规范的实施,将促使生产厂家提高工艺水平和生产标准,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,推动砂石行业的高质量发展。

相关阅读

您可能对以下信息感兴趣?

给料筛分设备 | 制砂生产线设备 | 石料破碎设备 | 移动破碎站 | 破碎机耐磨配件 | 砂石生产线工艺| 建筑垃圾破碎